助力鄉村振興大學生在路上
本報記者 張麗
近日,中北大學12名學生組成“鄉村振興開新局”暑期實踐團,深入運城市河津市村鎮調研,了解鄉村發展歷程,探索鄉村振興帶來的變化與成果。
第一站抵達北里村。實踐團成員通過走訪當地村民了解到,近幾年來,北里村嚴格實施禁毒掃毒和社會治理網格化管理,清除毒根,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對村莊進行硬化、綠化、美化和亮化,使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改善、人居環境發生顯著變化,村民精神面貌也為之一新。
在第二站西磑村,村黨支部書記薛民和村副主任張朋珍帶領實踐團了解了該村在鄉村振興方面取得的成果。
隨后,實踐團走訪了第三站——龍門村。龍門村利用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和自然文化資源,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走上了鄉村振興之路。
在為期10天的實踐活動中,實踐團成員通過深入尋訪與實踐,見證了河津市全面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全力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舉措與優秀成果,明確了身為當代新青年,要堅定信念聽黨話、跟黨走,要將愛國情、強國志融入助力鄉村振興的實際行動中,做到自覺擔當、踏實苦干,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祖國和人民,為實現鄉村振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近日,中北大學12名學生組成“鄉村振興開新局”暑期實踐團,深入運城市河津市村鎮調研,了解鄉村發展歷程,探索鄉村振興帶來的變化與成果。
第一站抵達北里村。實踐團成員通過走訪當地村民了解到,近幾年來,北里村嚴格實施禁毒掃毒和社會治理網格化管理,清除毒根,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對村莊進行硬化、綠化、美化和亮化,使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改善、人居環境發生顯著變化,村民精神面貌也為之一新。
在第二站西磑村,村黨支部書記薛民和村副主任張朋珍帶領實踐團了解了該村在鄉村振興方面取得的成果。
隨后,實踐團走訪了第三站——龍門村。龍門村利用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和自然文化資源,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走上了鄉村振興之路。
在為期10天的實踐活動中,實踐團成員通過深入尋訪與實踐,見證了河津市全面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全力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舉措與優秀成果,明確了身為當代新青年,要堅定信念聽黨話、跟黨走,要將愛國情、強國志融入助力鄉村振興的實際行動中,做到自覺擔當、踏實苦干,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祖國和人民,為實現鄉村振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